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司马睿之所以能建立东晋,全靠王姓世家大族的支持,故当时谣谚称:“王与马,共天下”;史书《宋书》称东晋是“主威久谢”。这反映了东晋
A.宗法制度出现了复兴B.君主专制受到了制约
C.九品中正制受到破坏D.世族为掌权制造舆论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
A.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B.孝道思想成为当时主导思想
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
2021-08-30更新 | 30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龙泉中学等五校高三上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D.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
2020-12-25更新 | 91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锢;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入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澜;在南朝以下勉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该学着意在强调阀士族
A.为平乱治国做出了突出贡献B.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
C.维护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D.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2020-09-15更新 | 1026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隋书·食货志》记载,“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冀州之北,钱皆不行,交贸者皆以绢布。……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这说明
A.河西诸郡经济发展速度最快B.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C.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D.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已经完成
6 . 东晋时期,各门阀士族分据三省,权臣掌握中书省,就是控制诏命之所由出,避免大权旁落;门下审核职权有重大突破,不仅可驳回尚书奏事,而且拥有审核中书诏书和驳诏的权力。这反映当时
A.三省六部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B.皇权至上的局面已被完全打破
C.选官以门第出身作为主要标准D.中枢机构呈现出相互牵制趋势
7 . 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
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2020-05-10更新 | 1321次组卷 | 36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过关)
8 .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外编》卷二十五《疾谬》中曾生动描绘了两晋南方妇女的社会生活,说他们离开织机,走出厨房,拜亲访友,周游城邑,途中有说有笑,甚至举杯痛饮。对上述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两晋时期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地位有所提高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
C.民族融合潮流对两晋时期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D.儒家纲常伦理思想在两晋时期受到冲击
9 . 戎氏是原生活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南朝时期开始进入中原。学者在对其家族墓志的研究中发现,第四代戎琼(卒于公元655年)的墓志,将其籍贯从“上游西域人”改为“恒州灵寿人”。这一改动可以说明。唐朝
A.宗法观念影响广泛B.统治区域扩大
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D.北方人口南迁
10 . 下图为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嘉峪关魏晋墓“吃烧烤”砖画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各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
C.百姓对富足生活的渴望D.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