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对山西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族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性高髻包巾,身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的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形制是方形弧边四角攒尖顶的砖室墓,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B.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C.三教合一推动民众习俗趋同D.统治者“封建化”的结果
2022-12-26更新 | 28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2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北史·魏本纪》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二年,“初令五经群书各置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北魏汉化运动进入高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行改革,包括建立新制度、改姓氏、用汉语、迁都城……他曾以冯氏丧事破鲜卑旧规,为其服丧三年,大兴儒家丧服之礼。

——摘编自田照军、肖岚《魏晋南北朝儒学刍议》

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继位后政治上“创立新制度”的成就及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司法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魏改革的显著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载:“都城洛阳,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由此可知
A.洛阳是当时唯一的政治中心B.洛阳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C.洛阳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D.洛阳一直是北魏王朝的都城
2020-07-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褒,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0-06-06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检测(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的优势,下令全国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北魏孝文帝下令全国“禁胡服”。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
A.易服目的是营造改革氛围B.客观上推动民族文化认同
C.出发点在于实现民族交融D.有力推动了国家统一进程
6 .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  )
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
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2020-01-01更新 | 495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北魏太武帝“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北魏孝文帝“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洛阳)军警之备。每岁白河西徙牧于并州(注:今山西太原),以渐南转,欲其习水而无死伤也。”这反映出北魏时
A.精耕细作技术明显进步
B.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农业活动
C.北方畜牧业有较大发展
D.江南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行为
A.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
B.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落后
C.促进了儒学开始兴起
D.加速少数民族文明衰落
9 . 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少数民族封建化
10 . “诏不得以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居所官”。从语意判断,该史料出自
A.《魏书》
B.《汉书》
C.《隋书》
D.《旧唐书》
2019-09-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七校2012-2013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