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今日更新 | 7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吉林高考历史真题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流民侨居南方,但“至(北魏)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这一变化(     
①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
②得益于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
③得益于北魏政权的开明
④缓解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5-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情况柱状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的变化推动了(     

A.政权政治中心的转移B.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强调的是大一统框架内的夷、夏之别。孔子作《春秋》,强调大一统,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标准则是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因而夷、夏可互变:夷用夏礼,即符合华夏文化,则进而为夏;夏用夷礼,则退而为夷。孔子崇尚周的礼乐文明,认为华夏文化优于其他文化,故强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但并不排斥其他族类,其办学的方针即是“有教无类”,主张“修文德以来之”。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夷夏观,虽然强调以华夏礼乐文化为标准相区分,但它是大一统视域下的“夷夏之辨”,究其实,是要将各族一统于礼乐文化,因而强调兼容并包,本质上是中华各民族在大一统框架下互动、交融与发展。

材料二   东汉以来,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一边自称为华夏先王之后,与中原汉人族源相同,一边主动接受汉族文化,以华夏正统自居,在其统治范围内努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与中华文明认同。中国历史由此进入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南方汉族政权并立、共为中华的南北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是政治上的大分裂、大动乱时期,但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既有边疆民族的大规模内迁,也有中原汉人向南方及其他边疆地区的流动。这种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融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内在联系与密不可分的整体性,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以上均摘自刘正寅《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儒家民族观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以来民族交融的新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认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横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这种观点认为迁都(       

A.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腐败B.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
C.不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丧失了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