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高一下·内蒙古·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都: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主要表明(       
A.内迁民族完全抛弃了自己的制度文化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巩固西汉统治
D.华夏认同感增强
2024-04-10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3 . 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
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2024-04-02更新 | 71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反映的是(     
A.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
B.西晋时期边疆地区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八王之乱与少数民族内迁导致西晋灭亡
D.十六国至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2024-02-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晋建立后不久便分封了27个同姓王,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增加封国户数,又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这一做法(       
A.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B.导致门阀政治初步形成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4-02-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29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节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的社会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2024-01-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九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力图打破当时的均衡局面,这表明(     
A.当时各方力量正在剑拔弩张B.各国内部混乱,无法完成统一
C.统一仍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D.统治者竭力维护割据局面
2024-01-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中国历史》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陈寅恪在《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一文中提及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其意在说明(     
A.魏晋北民南迁促进经济繁荣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南北朝民族交融为隋唐盛世奠基D.魏晋时期佛道儒相互影响
2023-12-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可说明当时(       
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B.胡言夷语成为主流
C.文化冲突空前加剧D.汉文化走向了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