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行业也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
C.江南自然资源丰富D.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2024-01-10更新 | 179次组卷 | 50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93次组卷 | 12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晋南朝时期,小麦被引种到扬州的一些郡县,枣、梨、杏、胡桃等北方果树品种也被大量引入南方。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结构变动B.气候环境改变
C.北方人民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永嘉之乱后,流民南奔,东晋政府在皖南沿江一带设置了许多侨郡县来安置这些流民,并由侨郡县授予流民表示侨人身份的特殊户籍,持此籍者可以免税、免役,直到“土断”被改换户籍为止。这一做法(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为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漆画木棺左侧图案,这种漆画绘制于鲜卑式木棺上,画的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每个场景的侧旁有汉字题榜。但故事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数着典型的鲜卑服,斜领袍服,长及膝下,下着裙或祷,头戴风帽。该漆画图案直观反映了北魏时期的(     
   
A.边疆开发B.民族交融C.南北对峙D.华夏认同
6 . 前秦统一北方初期,苻坚对鲜卑首领慕容垂礼之、爱之、亲之、信之,其礼遇程度比汉官王猛更胜一筹。对待同为非本族的羌族首领姚苌,苻坚也是信任至极,将“山南之事”一体交给他全权处理。苻坚的这些做法旨在(     
A.迅速稳定政权B.拉拢少数民族首领
C.促进民族交融D.显示自身统治魅力
7 .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政令己出,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取代了皇权政治B.标志着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C.确保了政权稳固D.是特殊条件下对皇权的分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北朝时期,在北方有一支姓“拓王”的队伍,原出自高丽族,在北魏孝文帝改姓时改为王姓;还有一支队伍出自鲜卑族,原姓可频,在孝文帝时也改姓王。材料可用于印证当时(       
A.民族矛盾趋于缓和B.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C.政治认同观念增强D.王姓晋升为高门士族
9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皇族拓跋改姓元。北魏孝文帝更改姓氏旨在(     
A.增强汉族对北魏政权的认同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大趋势
C.解决少数民族复姓烦琐之弊D.推动鲜卑民众加快汉化步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A.动摇了封建统治B.消除了阶级矛盾C.推动了江南开发D.促进了民族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