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采用官吏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3 . 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起了限制豪强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
D.受田农民必须负担租庸调等义务
4 . 社会生活状况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魏晋时期人们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胡饼”“馒头”等新事物逐渐进入汉人的生活圈。这一变化表明了(  )
A.小麦种植推广到了南方
B.茶叶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
C.社会动荡导致生活状况发生了变化
D.民族间的融合丰富了饮食文化
5 .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2019-10-10更新 | 690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019-08-23更新 | 1063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A.制定俸禄制B.实行三长制
C.迁都洛阳D.颁布均田制
8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9 . 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0 . 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A.是基于对美苏争霸形势的分析
B.是基于对中美苏关系的分析
C.是主张与美国结成联盟制衡苏联
D.是主张中美苏三分天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