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朝《齐民要术》提到的“胡物”有:胡饼、胡椒酒(竿拨酒)胡饭、胡羹、差煮等,中原地区的汉人也逐步采用烧烤兽肉、奶酪为饮料的胡人习俗。这表明
A.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加强B.胡汉之间的差别已消失
C.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先进D.汉人开始接受胡人习俗
2021-12-22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这反映了东晋
A.实行士族政治B.出现分裂割据C.外戚宦官专权D.皇权相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洛阳号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士族制度在洛阳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B.孝文帝改革推动洛阳经济文化的繁荣
C.因洛阳长期处于战乱,人口被迫南迁D.孝文帝下令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2021-12-14更新 | 290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少数民族中,不属于魏晋时期内迁的“五胡”是
A.女真B.鲜卑C.匈奴D.羌
5 . 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使“民勤本业”的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由此可知
A.南方自然条件利于农耕发展B.南方经济区域差异分工明显
C.北民南迁推动生产技术传播D.北方农业经济逐渐落后南方
6 .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但到东晋南朝时期则“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C.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D.南方地区战乱较少和政局稳定
7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1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魏末年大乱时,山东豪族高翼在临终前对子孙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社稷阽危,人神愤怨,破家报国,在此时也。”同样身逢北魏末年乱世的汉族名士封隆之发起了对北魏勤王之号召。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北方民族交融影响深远B.南北朝改换了正统地位
C.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D.门阀政治发挥重大作用
10 . 南京从三国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城市,其历代的称谓也不同,有建业,建康,应天府等,下列定都南京的朝代是
A.西晋、南朝B.南朝、隋唐C.东晋、南朝D.三国、西晋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