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商鞅变法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国统治者亲属表

匈奴鲜卑
汉·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賨(cóng)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材料二前燕创立者鲜卑落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符氏宣称先祖为“有息之苗裔”,后秦创立者光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居幽、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1)比较材料一中两张形势图及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分析十六国国号设置的特点。
(2)概括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举一事例佐证这一现象的影响。
2023-10-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私田”……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的民族交融,有其自身的特点。频繁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汉化仍然是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民族交融的形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