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魏推行的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士族官僚支持下的西晋王朝建立后,民屯制度正式废除。之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官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西晋平吴以后,晋武帝开始推行占田制。规定,凡是立户丁男,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70亩,女子30亩。一品官有权占田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如果以占田之下农民的负担与屯田之下农民相比,显然有所减轻,特别是解除了屯田之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占田制对官僚士族占有土地、人口也有一定限制作用。《晋书食货志》中云:“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虽有夸大之处,但多少反映出占田制实行后,太康年间的繁荣景象。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实行占田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晋实行占田制的影响。
2021-05-20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 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3-11-30更新 | 67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气候波动、干湿变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纬度变化图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西晋末,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元帝东渡立国于建康,收辑人心,又安江左,南方荆、扬、江、湘、交、广之地,赖以得全。于是中原人民之不堪异族统治者,相率避难斯土。初犹侨寄思归,终以二百余年中原不复,习久而安,乃不复有北风之想,其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

——据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和影响。
2022-07-15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