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画像砖艺术是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一种民间艺术,生动地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下面两幅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图片反映了(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部边境汉人放牧图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B.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少数民族完全汉化
2024-04-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东汉初期实行三公宰相制,又将属于少府(专管皇室财政,兼管皇帝秘书、膳食事务)的尚书独立出来,时称尚书台,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终汉之世掌握国家实权。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尚书台职能的变化反映出从东汉到魏晋时期(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缓和B.该时期三省制度正式形成
C.国家行政制度改革显现成效D.家国异构的色彩变得明显
2024-04-24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仿真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3—6世纪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逐步内迁,建立众多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汉人的服饰、饮食、语言等也受胡人影响。这表明(     
A.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消除B.民族交融呈双向互动特征
C.内迁各族已完成封建化D.农耕文明被游牧文明征服
2024-04-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晋书》中记载:“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由此可见(       
A.司马昭伐蜀中重视疫病的防治B.伐蜀对完成国家统一意义重大
C.应首先攻打蜀国但条件还不够成熟D.攻打吴国不在司马昭战略计划之列
2024-04-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5 . 266年,晋武帝下诏:“豪人富商,挟轻资,蕴重积,以营其利。故农夫苦其业,而末作不可禁也”。269年,他又敕戒郡国计吏、诸郡国守相令长,“务尽地力,禁游食商贩”。这从侧面反映出(     
A.政府取缔一切商业活动B.封建统治根基已经动摇
C.传统经济结构走向瓦解D.商品交换活动日趋发展
2024-04-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都: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主要表明(       
A.内迁民族完全抛弃了自己的制度文化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巩固西汉统治
D.华夏认同感增强
2024-04-1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27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       
A.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B.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
C.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D.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
2024-04-10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少数民族分布及迁移示意图。下列表述,符合此图所反映史实的是(     
A.内迁民族开始在中原建立政权B.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
C.匈奴人西迁,建立了贵霜帝国D.佛教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
2024-04-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某一时期几位历史人物的部分信息表。该表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     
姓名曾任官职(部分)史书相关记载
庾亮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荆江豫三州刺史,镇武昌。“庾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成帝少为舅氏(庾亮、庾冰)所制,不亲庶政。”
庾冰中书监、扬州刺史、都督扬豫兖三州诸军事。又迁车骑将军、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诸军事,镇武昌。
桓温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又领扬州牧,镇姑孰。“政自桓氏,祭则寡人。”
桓玄都督荆江司雍秦梁宁益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徐州刺史,镇姑孰。“知势运所归,屡上祯祥,以为己瑞。”
A.“政出多门,权去公家”B.“天下藩镇,东南最宁”
C.“强干弱枝,内外相制”D.“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24-04-08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华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摘编自《魏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在民族关系理念上的发展,并阐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2024-04-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