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33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海兴县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末年出现“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的局面;东晋时期则是“主威不树,臣道专行,国典人殊,朝纲家异,编户之命,竭于豪门”这表明(     
A.察举制被破坏殆尽B.士族豪强争相割据混战
C.专制集权遭到严重削弱D.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出现
3 . 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 . 东晋时期,各门阀士族分据三省,权臣掌握中书省,就是控制诏命之所由出,避免大权旁落;门下审核职权有重大突破,不仅可驳回尚书奏事,而且拥有审核中书诏书和驳诏的权力。这反映当时
A.三省六部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B.皇权至上的局面已被完全打破
C.选官以门第出身作为主要标准D.中枢机构呈现出相互牵制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士族成为政权支柱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6 . 汉武帝以后,汉宗室参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机会很少,只是在一些礼仪性的场合才出来装点门面。而南朝时期,各王朝皆以宗室子弟为都督,领州刺史,镇守地方,战略形胜之地更极少假于他人,皆用宗王。南朝对待宗室态度迥异于汉代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B.儒家理想化政治诉求的影响
C.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D.佛道思想盛行冲击传统观念
7 . 东晋元帝重用刘隗、刁协加强皇权,引起王敦叛乱,得到士族支持。王敦欲取代司马氏而独揽大权,又因士族共同反对而告失败。这实质上反映了
A.皇权与士族斗争异常激烈
B.皇权与士族共治是可行的政治模式
C.国家统一受到严重的威胁
D.东晋皇权与世家大族实现权力制衡
8 . 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
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D.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
2019-07-24更新 | 21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8年5月9日 押高考历史25题 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每日一题》2018年高三历史四轮复习
9 . 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图4

图5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10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
B.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
D.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各项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