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B.农耕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
2023-07-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北朝时贾思勰著农书《齐民要术》,对于锄草他认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皆如此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
A.分工细致B.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
C.注重精耕细作D.收成完全取决于人力

3 . 材料 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豪强地主筑坞立堡,割据一方,聚族而居,被称为宗主。北魏前期利用宗主代替政府督护地方。在宗主督护制下,一个家族即一合成一,是向国家纳税服役的单位。一至少包括同家族的三五十家,个别大宗甚至有千家之多。,即个体家庭是宗族中的生产和消费单位,是宗主的依附民,只向宗主尽纳税和服役的义务,不同国家政权发生关系。北魏初期,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孝文帝太和十年(486),执政的冯太后采纳给事中李冲的建议,建立三长制。三长制规定:百姓五家为邻,设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三长制实行最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但新法施行后,减轻昔日百姓负担十多倍,于是海内安之。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三长制与宗主督护制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长制推行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