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2021-11-09更新 | 196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2022-05-31更新 | 1017次组卷 | 5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43次组卷 | 41卷引用:海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边境汉人放牧图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
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2022-11-10更新 | 743次组卷 | 4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说明(     
A.中华民族统一大势已开始出现B.胡汉祖先本是相同
C.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D.贸易加强边境交融
2023-09-28更新 | 33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7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散乱频繁B.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023-04-13更新 | 321次组卷 | 64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攻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2022-10-14更新 | 65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魏以来,关中和并州一带成为华夷杂居之地;羯族贵族石勒徙各族部落“三万余户于襄国”;前秦“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十六国时期,为逃辟战祸,很多汉人从中原迁至边疆或逃入山区。东晋时期,荆雍州蛮“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杂居相处
A.铸就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B.使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基本消失
C.加快了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步伐
D.推动了当时中国南北方经济快速发展
10 . 据如表能够推断出魏晋南朝
记述出处
“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不得出界营求,相高奢丽。”《南齐书·武帝纪》
“善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严加禁断。”《南齐书·明帝纪》
“断诸郡县献奉二宫。惟诸州及会稽,职惟岳牧,许荐任土,若非地产,亦不得贡。”《梁书·武帝纪》
“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萧)励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南史·萧景传萧励附传》

A.地方官员需进献特产B.禁止地方官员进献特产
C.地方官员皆中饱私囊D.提倡地方官员廉洁奉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