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B.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2023-11-24更新 | 100次组卷 | 64卷引用: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B.出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
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D.士族专权威胁君主专制
2023-11-23更新 | 105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加大了南北矛盾和经济差距
2022-12-27更新 | 288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北方经济总体上仍强于南方,但北重南轻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大运河的开通与使用B.丝绸之路的开辟C.南方原有的人力资源D.江南经济的开发
2022-11-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者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规律,如下表所示。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序号规律
民族交融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了民族间的杂居错处
频繁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使民族交融呈现出复杂性和曲折性
民族交融既有统治者的强迫同化,但更多是各族的自然交融
内徙诸族相继建立政权及其灭亡是促进民族交融的因素之—
A.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B.使君主专制统治受到了冲击
C.动力和途径呈现多元化D.为经济重心南移准备了条件
6 .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建康城成为文化的“避难所”,诞生了《昭明文选》《文心雕龙》等光耀千古之作,这是西汉以后难得的文化奇观。这反映了(     
A.政局变化对文化的影响B.全国文化重心的转移
C.民族交融推动文化繁荣D.市民阶层文学的兴起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以及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历史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A.中原经济优势地位丧失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C.南方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D.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曰》

材料四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面貌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江南经济开发所带来的影响?
10 . 学者胡阿祥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人性觉醒的时代,是没有思想权威的时代”,是“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反映其时代特征是(     
A.多元的文化面貌B.动荡的历史进程
C.频繁的民族交流D.巨大的社会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