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02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023-12-14更新 | 335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四川成都·期末
3 . 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交战双方)
2023-12-08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B.出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
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D.士族专权威胁君主专制
2023-11-23更新 | 105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南北经济交流的频繁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重农抑商政策的放宽
2023-06-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朝《宋书》记载: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富”;广州粮食交易“多万箱之咏”。据此可知当时(     
A.江南经济发展超越北方B.吴蜀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
C.南方经济作物种植广泛D.南方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23-01-07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7 . 南北朝后期,南北关系出现新变化:南北使节往还日益频繁;南北互市交易越来越多;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双方虽有政治对立,但无种族歧视。这反映出(     
A.重归统一的趋势日趋明显B.南方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C.南北方经济差距逐步缩小D.北方在南北对峙中处于优势
8 . 魏晋时期,来自北方的小麦、胡麻、大豆、小豆等农作物的品种在南方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产量增加。这说明(       
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城市得到发展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南方已是经济重心
9 . 如下图是《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
2022-12-24更新 | 250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建康是魏晋时期兴起的一座长江流域的城市,至南朝梁时已拥有百万人口。文献中关于东晋南朝的疫病、水旱等灾害记录,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在建康,而赣江、珠江流域鲜有记录。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建康地区(     
A.社会经济的发展B.地处南北对峙的前沿
C.地理环境的险恶D.医疗卫生条件较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