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02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人口)流寓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东晋政府允许侨人(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在户籍上注明本人原籍,并给予免除正常赋役之优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经济遭到破坏B.政府优待政策利于江南地区开发
C.人口南迁促使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的民族交融
2023-11-17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江南地区政局相对安定
C.江南农产品商品化明显D.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 .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描述道:“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大批人口南迁
③南方长期基本和平④全国割据局面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B.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家庭手工业发展迅速
2020-09-10更新 | 614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