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2019-01-30更新 | 3511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019-01-30更新 | 5229次组卷 | 7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A.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主流B.当时的北方人都喜欢儒家文化
C.适合巩固统治的需要D.冯太后的积极影响
4 . 下列现象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生活习俗方面的影响的是
①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流行吃烧烤
③“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
④中原地区大量农田得以开发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书》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上文表明推动孝文帝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崇尚武力控制
B.促进民族交融
C.认同汉族文化
D.避免政治斗争
6 . 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设计迁都,孝文帝迁都最大的阻力来自
A.鲜卑贵族B.鲜卑平民C.汉族地主D.中原农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
A.人的传统观念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C.洛阳的地理环境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8 .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C.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2016-11-27更新 | 36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第三中学、凤阳县临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B.促进民族融合
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2016-11-27更新 | 49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2016-11-27更新 | 894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