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东晋政权为笼络南渡聚族而居士民,在长江南北梁益诸州、荆襄一带,置侨州郡县安置侨人,保持其原来籍贯(如在京口设立南徐州),另立户籍,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不受当地政府管辖。这一政策
A.不利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B.标志着户籍制度的成熟
C.形成了郡国并行的管理体系D.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大量的人口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江南。周朗向宋孝武帝建议,令侨流人户“就佃淮南,量家立社,给其粮种,检其出入”。据此可知,该建议旨在(     
A.恢复北方的社会生产秩序B.推动南方土地的开发
C.与世家大族争夺隐匿人口D.为北伐统一积蓄实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东晋时人言行选辑。其反映了(     
人物言行文献出处
有北方士人渡江后感慨“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祖逖带领亲族、部曲百余家南渡长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据[唐]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
刘琨少时“素豪奢”“慕老、庄”,自“困于逆乱”,遂“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庶雪国家之耻”。据[东晋]刘琨《与卢谌书》等
A.动荡中的安定生活B.南方经济发展的移民助力
C.分裂中的统一因素D.清谈无为之风的逐渐消亡
2023-11-05更新 | 630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480年,孝文帝至廷尉、籍坊的两所监狱,引见诸囚。同年闰七月,又亲自录囚,“轻者皆免之”。496年,下诏说∶“法为治要,民命尤重。在京之囚,悉命条奏,朕将亲案,以时议决。”孝文帝的上述举措(     
A.旨在巩固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B.弘扬了中原先进的法治文明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D.利于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员品第一至于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这一土地制度(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B.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
C.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孝文帝仿照汉族的门第制度,为拓跋鲜卑制定姓族,在鲜卑统治集团内建立起“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一做法旨在(     
A.争取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B.消除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
C.完成选官制度的根本改革D.推动北方农业生产的复兴
2022-12-17更新 | 75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魏书》记载,496年,孝文帝曾责备留京官员:“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装特点)……卿等何为而违前诏?”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B.汉化改制成果有限
C.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D.改革缺乏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发现,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鲜卑人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政权的都城,在形制上都继承了夏朝以来天子之都的标配——“三门道”形制。由此可见(     
A.魏晋时期民族文化多元融汇B.南北政权长期分裂对峙
C.少数民族甘做东晋政权附庸D.慕容政权追求天下一统
2022-10-21更新 | 66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一个叉状的工具穿肉并进行炙烤。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这说明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加强B.游牧民族借鉴中原习俗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9-01-30更新 | 4191次组卷 | 9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