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该诏书(     
A.沿袭了鲜卑习俗B.促进了南北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平城迁都
2022-10-03更新 | 62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说汉语,生产生活不能自立,故怀恋旧地者为数不少。孝文帝当机立断,要求年轻一代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同时,他还规定免除从平城迁居洛阳者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朝廷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移民中的许多人还被选为羽林、虎贲,充当禁卫军。于是,从平城一带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全都成了河南郡洛阳县人,他们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农民。

材料二鲜卑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喜欢以物易物,其商品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钱,还允许民间私铸,但不论公私冶铸,都必须讲究钱币质量。不能杂以他物。新币铸成后,孝文帝下令新币可在京师及诸州镇通行,内外百官俸禄也都按绢的标准折价给钱,每匹绢折钱二百(文)。五铢钱很快通行于北方各地,商品交换在黄河流域活跃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牧牛《千年争锋——中国历史上的牧耕大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迁都洛阳后面临的挑战,并归纳北魏孝文帝为巩固迁都成果而施行的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取材于北魏与柔然的战争;《魏书•列女传》记载,面对(南朝)梁的大举进攻,梓潼太守苟金龙病重,其妻刘氏亲自指挥作战,斩杀叛兵,奋战百余日,最终守往了城池,后被孝明帝授予爵位。这可用于说明北朝(     
A.民族隔阂的消亡B.尚武风气的浓厚
C.华夏认同的加强D.士族专权的弊端
4 . 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北方经济总体上仍强于南方;但北重南轻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南北政权对峙与竞争B.丝绸之路的开辟
C.南方丰富的人力资源D.江南经济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311年,当北方一个民族大军南下第三次围攻洛阳的时候,南方诸州的牧丞都采取观望的态度,最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公元316年,长安也被这支大军攻破,西晋最终灭亡。这个南下的“民族”是(     
A.女真B.突厥C.契丹D.匈奴
6 . 317年,毫无名望的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今南京),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可以说明当时(     
A.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淡薄D.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衰落
2022-09-22更新 | 1458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东汉永和五年与南朝宋末南方部分地区户数、口数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户数口数
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
扬州42376324710818124321605694
江州406496537631668906376986
湘州649833519752813266419442
A.北方政权频繁南征B.家庭伦理观念淡化
C.生产技术革新缓慢D.地区局势陷入动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是(     
A.西晋B.东晋C.前秦D.北魏
2022-09-12更新 | 787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A.东汉B.东晋C.北魏D.南宋
2022-09-12更新 | 90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C
10 . 某同学在整理笔记时,整理了以下词语:“三国鼎立”“南北朝”“江南地区开发”“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应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