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4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C.废旧俗兴汉化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023-11-20更新 | 10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44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运动,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波浪式离心运动,即汉民族人口由黄河中下游人口稠密地区逐渐向四周扩散,而且在多数地区还呈现波浪式推进的特点;二是北进南退运动,即北方民族不断向汉民族居住的黄河流域推进,并迫使汉民族人口大规模南迁。在中央政权强盛,人民较长时间享受政治安定的条件下,大致以前者为主;在连年战乱或几个政权对峙、鼎立的情形下,则以后者为主。这两种人口迁移运动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南移,并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口分布南重北轻的局面。

——摘编自王建朗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等

从材料中选取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4 . 下列语句与图示经济格局相一致的是(     

   

A.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B.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C.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江南
D.湖广熟,天下足
5 .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规定:易鲜卑服装为汉服,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改鲜卑贵族为汉姓,令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用汉制度量衡。孝文帝此举(     
A.旨在完成北方的统一B.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C.强化了封建等级秩序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晋书》记述了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部族渊源,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这些记述集中反映了(     
少数民族首领记述内容
大夏建立者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朕大离之后,世居幽朔。……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
前秦皇帝氐人苻坚“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梦想是“混一六合”
前燕建立者鲜卑贵族慕容廆“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
后秦建立者羌族贵族姚弋仲“其先有虞氏(舜所在部落)之苗高。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A.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B.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
C.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快形成D.古代史籍编修追求客观性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家诫”“家训”数量可观,南北各地皆有,据文献可考的至少有80余篇(部)。著名的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嵇康的《家诫》、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等。这一时期家训的发展(     
A.是律令儒家化的直接结果B.与当时兴盛的门阀制度有关
C.体现了乡约与法律的合流D.体现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8 . 如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地理分布图(局部),该图的状况可用来说明(     

A.中原地区经济领先地位丧失B.南方地区绘画水平超过北方
C.政局影响地区绘画发展走向D.西北绘画深受中原地区影响
2023-11-14更新 | 318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先秦士人往往以道义为己任,怀揣拯救社会的理想,汉帝国也在具有强烈用世意识的士人群体支持下得以建立大一统帝国。及至魏晋,士人阶层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甚至放纵桀骜,被称为“魏晋风度”。此“风度”反映出魏晋时期(     
A.儒家思想的彻底异变B.动荡黑暗的社会环境
C.个性解放的时代先声D.士族专权的政治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末匈奴刘渊打着“汉”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建立汉赵政权,而后采取祖源攀附措施,承认夏后氏为其祖先,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奉行宗汉立国制度,改用汉人官制。这些措施旨在(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B.强调其政权合法性
C.推广汉族先进文化D.增强华夏认同意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