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495年,孝文帝下诏定姓族,依官爵高低确定鲜卑贵族门阀序列,并使之与汉族头等士族门第相当、社会地位相同,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A.实现了北方统一B.激化了民族矛盾C.导致了内部叛乱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4-01-3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洛阳伽蓝记》(成书于5世纪)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这一记载反映了(     
A.封邦建国,扩大疆域,推动北方农业区域的扩展。
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C.南北朝时期的高门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D.隋朝实现南北统一,开通运河,洛阳城闻名于世。
3 .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则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说汉语B.改汉姓C.穿汉服D.改籍贯
2024-01-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如图中①政权统治时期(     
A.开辟了丝绸之路B.实现了短暂统一C.发行了纸质货币D.出现了活字印刷
2024-01-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北朝文学作品《木兰辞》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其中“天子”与“可汗”的称谓反映了(     
A.民族文化的交融B.各族的政治隔阂
C.北方的政局动荡D.南北政权的对峙
2024-01-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呼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和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现象可以佐证东晋政治的基本特点是(     
A.门阀士族强大B.豪强地主衰落C.政权更迭频繁D.皇权逐渐加强
7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取得明显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②南方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赋税的史实和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A汉武帝推行“初算商车”(商贾拥有车船者须缴纳车船税)和“初算缗钱”(对商贾积存的现钱课税)。有利于汉朝工商业的发展
B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C唐两税法规定“资产少者其税少,资产多者其税多”;地税则按亩征粟,土地多的纳粟多,土地少的纳粟少。抑制了唐朝的土地兼并
D宋高宗上谕曰:“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带来了宋朝农业的发展
A.AB.BC.CD.D
2024-01-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孝文帝迁都中原后,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制度。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上述措施的影响是(     
A.加快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B.开始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性
C.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D.削弱了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
2024-0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南朝时期各地农业经济普遍发展,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富”。侨雍州(襄阳地区)“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益州一直号称“天府”,南朝时仍是“土境丰富”。交州一年二熟,“恒为丰国”。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A.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B.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C.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推广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