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服饰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汉族服饰吸收了胡服的很多形式,大范围地流行。裤褶(xi)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日常服用。

二是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汉族的服制礼仪。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祭等礼仪之服,一般都沿袭秦汉旧制。

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都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董晔《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服风尚”》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朝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书记载,南朝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得到了提升             ②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③北民南下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④曲辕犁得到广泛使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10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各民族中,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     
①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   ②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
③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   ④榷场贸易加强了边境商贸往来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11-01更新 | 177次组卷 | 16卷引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2-23高二下·北京丰台·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游牧民族大迁徙中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

材料一   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

材料二   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等

(1)依据材料,指出魏晋政权和罗马帝国与内迁民族的关系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的不同对中国和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3-09-16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中冲刺(高频材料解析题38题)(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规范统治秩序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差距
2022-10-12更新 | 1039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湖北黄冈·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