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氐族苻坚称:“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这表明当时(     
A.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关系融洽B.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
C.北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感增强D.北方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
2023-12-28更新 | 42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
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
3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023-12-14更新 | 351次组卷 | 57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东晋名士桓伊虽出身累世为官的门阀士族,但他为人谦素,文武双全,淝水之战后,因军功封侯,为政宽恤,安抚士民、“百姓赖焉”,后卒于任上,谥号烈。他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善吹笛,号称“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称,相传著名琴曲《梅花三弄》就是根据他的笛谱而改编。据此可知(     
A.桓伊凭借才艺扬名于世B.依靠淝水之战成就桓伊
C.应注重人物的阶级属性D.评价人物应有开放思维
2023-10-06更新 | 32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二)历史试题
2024·湖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是当时顶级门阀士族,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桓庾”),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除此之外,“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社会上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A.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2024-02-25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6 . 有学者指出,汉魏、魏晋政权的更迭,皆是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而非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完成新旧政权的更替,成为后世朝代更迭效仿的标准样式。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A.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B.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
C.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D.自耕农经济的壮大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魏之氏族,出自颛顼,与舜同祖。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于行运,会于尧舜授受之次。惟陛下迁思易虑,以时即位,显告天帝而告天下,然后改正朔,易服色,正大号,天下幸甚。”其意在(     
A.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B.彰显曹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C.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D.恢复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
2023-09-20更新 | 23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8 . 北魏前期基本采用重刑治民的法律,中后期的立法不仅将同姓相婚、蔑伦败俗等违犯宗法伦理的行为纳入“不道”罪的框架,且孝文帝亲定流刑、徒刑的适用范围,刑“务从宽仁”,控制死刑的运用。这一变化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礼法结合趋势明显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9 . 先秦士人往往以道义为己任,怀揣拯救社会的理想,汉帝国也在具有强烈用世意识的士人群体支持下得以建立大一统帝国。及至魏晋,士人阶层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甚至放纵桀骜,被称为“魏晋风度”。此“风度”反映出魏晋时期(     
A.儒家思想的彻底异变B.动荡黑暗的社会环境
C.个性解放的时代先声D.士族专权的政治现实
10 . 东汉至魏晋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地方史志,它们大多记载一个地方的风物、史地和人物等内容,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等。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是(     
A.地方势力的壮大B.南方经济的发展C.外来宗教的传播D.基层治理的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