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B.士族势力受到削弱
C.大土地所有制走向衰落D.商品经济发展迟滞
2024-05-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记载,孙吴以前,扬州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公元318年,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此举(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2024-04-23更新 | 46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下表是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统计表。这些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区域北方南方
地区关中扬州荆州
变动前240万320万359万
变动后50万433万820万
A.人口变化受政局形势影响B.南方生产力水平已超过北方
C.政治经济中心产生了分离D.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4 . 东晋时,粤东北有位著名胡南来中原人,曰程旻。他生于晋,好读书,“值五胡乱华,晋室亡,乃结庐江滨隐居不仕,故称程处士……程旻所作所为,深得邦人称羡。这些邦人是与程旻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原人。此又不失为东晋已有客家先民在粤东的佐证。这反映出(     
A.中原文明及士庶大规模南迁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
C.中原地域特点影响较大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快速发展。据此可知,促成江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优良农作物的不断引进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C.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传入D.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晋早期,北方南渡的侨居人口,被称为“白籍”,无需承担赋役。东晋后期,白籍人口不断地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被称为“土断”。这一变化
A.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B.减缓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D.动摇了门阀士族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