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2023-08-15更新 | 723次组卷 | 53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  )
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
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
2023-09-19更新 | 484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历史试题
3 . 武则天在《臣轨·利人章》中说:“夫黔首苍生,天之所甚爱也。为其不能自理,故立君以理之。为君不能独化,故为臣以佐之。夫臣者,受君之重位,牧天之甚爱。焉可不安而利之,养而济之哉!”这体现出武则天(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强调君臣之间的同体关系
C.重视官员道德的培养D.重视臣属治国安民的能力
4 . 唐代文学家元稹曾对唐初政治总结道:“房、杜、王、魏之徒,议可否于前;天下四方之人,言得失于外。不三四年而天下大理,岂文皇独运聪明于上哉?盖亦群下各尽其言,以宣扬发畅于天下也。”与元稹评论相关的政策是(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B.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C.勤俭节约,戒奢从简D.各取所长,导之使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太宗时期,曾在凌烟阁为功臣绘制画像,以表彰其功助。此后一百多年,并未再绘制新的功臣画像。唐中晚期,又多次新增功臣画像,新增者多为武将出身。唐代功臣画像活动缘于(     
A.潘镇割据的出现B.选官制度的调整
C.尚武风气的盛行D.政治形势的变化
6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A.兴盛的原因B.割据的结果C.衰落的过程D.农业的发展
2023-09-28更新 | 222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初统治者在农村推广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在城市则实行市坊分离的制度(坊为居民区,市为商业区),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农耕经济B.着力抑制土地的买卖
C.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D.强化重农抑商的政策
8 .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2016-11-27更新 | 2518次组卷 | 44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10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安西都护府”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 . “玄武门之变”疑云。对同一历史事件,往往有不同的记载,玄武门之变就是其中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太宗(李世民)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李世民的兄与弟)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

——《旧唐书》卷64《隐太子传》

注:《旧唐书》成书于五代时期,隐太子是李建成。

材料二   (地府判官)自出问头(写在纸上审讯犯人的问题)云:“问大唐天子……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仰答!”……(皇帝)把得问头寻读,闷闷不已。

——《唐太宗入冥记》

注:《唐太宗入冥记》成书于武则天时期,是一篇民间话本。

材料三   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墓志铭拓本在敦煌被发现,铭文记载:武德七年,(常何)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负责玄武门守卫)。

材料四   太宗曰:“今欲自看国史……卿可撰录进来。”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隐晦)。乃谓玄龄曰:“……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7


(1)材料二所述的事实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2)请解读材料三“墓志铭拓本”对研究玄武门之变的价值。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哪一方发动的?说明你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