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历朝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让帝王的权力表现出了优雅,表现出了理性,使中国古典政治智慧的优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就制度的整体性而言,隋唐的制度是秦汉时期制度的升级版。三公九卿之制进化为三省六部制,多员宰相代替单一的宰相,六部二十四司,是隋唐时代的行政机构,这是比汉代的九卿之制更加细密化的分工。贞观之治,就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发生的。它用具体而微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制度及其优越性。

——摘编自荣新江、辛德勇、孟宪实等著《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就制度的建制、实施,对社会发生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而言,的确很少有其他王朝能够超越唐朝。一心吸取前朝经验教训的唐高祖、唐太宗统治集团十分重视制度的建设。一个巨型王朝要正常运转、长久维系且有效率,没有制度的保障是无法想象的。历朝历代对制度建设都非常重视,下大力气制定和颁布制度,唐朝是其中佼佼者,堪称典范。

——摘编自胡阿祥、李鸿宾等著《中国通史大师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堪称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典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国家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

       ——赵翼《甘二史札记》

材料   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西周相比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的表现,并分析“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有人认为,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4 .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占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初每事行政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印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和秦朝的“独制”分别是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并分析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在官员选拔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及西汉初年,天子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诸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由于以上缘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子颁下诏书差不多都以“制诏”二字开端。经过前述简单程序,即成正式诏书,交宰相机构执行,毋需再经什么部门审核了。

材料二   《旧唐书》卷八七《刘祎之传》:任凤阁(中书)侍郎,同凤阁、鸾台(门下)三品,为宰相,被人诬告,武则天“特令”王本立审问此事。“本立宣敕(中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所谓不经凤阁、鸾台,即指未与宰相商议,未经中书起草和门下审署。武则天只含糊罪以“拒捍制使”,而不驳斥从中所下之敕,不得名敕之说,也证明刘祎之所说,确为唐代制度。《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睿宗常“别降墨敕除官”,而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称斜封官,凡数千人。吏部员外郎李朝隐拒绝执行这种墨敕任命。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国家决策的特点和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唐代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制度实行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唐时期皇权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