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由此可知三省
A.分权的意图在于加强君权B.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牵制
C.部门间相互扯皮效率低下D.在地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 . 唐初规定,凡国家遇到军国大事,就由中书省的各中书舍人分别拟出建议,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加强了宰相权力
3 . “政事堂”是唐初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是“政事堂”的设置
A.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B.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C.导致三省行政效率降低D.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2019-03-01更新 | 39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019-01-30更新 | 898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2018-02-02更新 | 448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长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2016-11-18更新 | 1116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