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由于缺乏门下省的署敕,这件事情无法执行。这体现了唐朝(     
A.穷兵黩武军事政策B.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C.官僚制度较为成熟D.门下省权力的膨胀
2 . 下表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根据表可知,唐代
A.翰林学士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的日益提高
C.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2022-01-2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398次组卷 | 7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已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B.监督宰相执政
C.明确三省分工D.完善中枢体制
2021-06-15更新 | 2075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讲主要指
A.行政效率大大提高B.决策程序更加规范
C.分权制衡限制皇权D.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6 .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稿,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 拟。 因此敕书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算合法。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在于
A.强化了君主的决策权B.提高了门下省的地位
C.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D.提升了政策的合理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初,皇帝诏令主要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唐玄宗以后,诏令被分为内命和外命两种。内命属于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为一般决策,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一变化说明
A.宦官干政加剧了政治的腐败B.君主对政务的控制加强
C.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三省六部体制难以为继
2020-09-28更新 | 492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代以尚书省六部通过寺监和州县维持国家正常运行,以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省”并列。据此可知,唐代
A.权力制衡特征明显B.“台省”平行和平等
C.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监察权成为最高层级
2020-06-17更新 | 1108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独立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020-05-01更新 | 124次组卷 | 4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科举制废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大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滴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拿法,如考生揎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都在皇权和文官制度的统治下,再配合市场性农业经济的网络。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这两套网路的结构,可以长期保持中国的统一,提供相对有的管理。到了唐代,然颇多内乱外患,但本上,文官制度的体系还是相当有工作戴率。宋代的制度,地方有相当的自主权,虽然宋代中央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各个地方人治为政,但也能保持经济网络的自动调节。明,清两代,中央权力强大,而在意识形态固定以后,文官体系已不再能作必要的调节,以适应突然发生变化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0-04-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