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古代中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的中央中枢机制完善于(     
A.三国时期B.东晋时期C.隋朝D.唐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主张:汉代的三公九卿虽然也有机构,却是因人设庙,即先有宰相或三公,后有相府和公府。隋唐却是先有三省六部,然后再任命长官和次官,机构在前首长在后。对比两种制度,可知唐朝
A.丞相权力逐渐加强B.机构重叠,职权不明
C.政治制度趋向民主D.中央行政制度日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元勋功臣加以“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可以继续参与宰相事务。这些措施的实施
A.分化削弱了相权B.皇权与相权矛盾得以解决
C.推动君权达到顶峰D.打破了三省六部制的平衡
4 . 下表所示是唐代宗在位时期关于枢密使的相关介绍,这一使职的设立
A.反映了唐代宗加强皇权的意愿B.表明唐朝决策机制趋向完备
C.使唐朝出现了宣官专权的局面D.标志着唐朝三省制名存实亡
2022-03-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由于缺乏门下省的署敕,这件事情无法执行。这体现了唐朝(     
A.穷兵黩武军事政策B.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C.官僚制度较为成熟D.门下省权力的膨胀
6 . 下表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根据表可知,唐代
A.翰林学士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的日益提高
C.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2022-01-2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初,皇帝诏令主要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唐玄宗以后,诏令被分为内命和外命两种。内命属于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为一般决策,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一变化说明
A.宦官干政加剧了政治的腐败B.君主对政务的控制加强
C.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三省六部体制难以为继
2020-09-28更新 | 492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