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颜真卿是唐朝书体的真正创造者,后人称其楷书“带汉人石经遗意,故祛虞、褚娟媚之习”,书法一改秀丽之风,凸显厚重之势。下列作品与这一风格最相符的是(     
A.B.
C.D.
2 . 有书法家评论某一字体为:“举而察之,以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窈娆廉苫(纤细),随体散布…(如)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张牙舞爪)”。下列书法作品符合该字体特征的是(     
A.B.
C.D.
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名校
3 . 如表为几个常见字的不同字体对照表。对其认识最合理的是,汉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A.兼顾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B.得益于统一国家的政策激励
C.承载民族记忆和理想人格D.寄托了文人学士的个性追求
2023-10-10更新 | 16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贵州贵阳·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作者的自由个性与思想活跃反映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展示的“颜筋柳骨”,楷书书体皆各领风骚、自成一派、极具个性。这一书法现象(     
A.体现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
B.反映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
C.促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佛教传播渐趋本土化
D.有助于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
2023-02-19更新 | 116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所示为东晋南朝时有关书法的部分论述。由此可知,当时书法的发展趋势为(     
论述出处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曹魏书法家)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东晋】王羲之《书论》
王僧虔(南朝初年书法家)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南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A.由注重实用到追求艺术性B.由强调统一到走向多元化
C.由全国普及到家族化传承D.由推崇法家到受儒学浸染
2022-11-25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代楷书步入盛世,其代表人物有(     
①钟繇       ②王献之       ③柳公权       ④颜真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7 . 唐太宗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于是连乡村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的书贴。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艺术水平与时代影响的共同作用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开始强行推行秦国文字。据许慎《说文解字叙》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对于规范后秦的文字,《说文解字》中有着详细的描述,“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除大篆、小篆和隶书外,其他文字主要运用于仪式物品书写中,没有广泛传播。大篆作为被改良的文体,在秦国仍然得到使用。所以目前学界认为秦朝的“书同文”既不是专指篆书,也不是专指隶书,而应该是指秦国的文字。

——赵云泽、杨启鹏《“书同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与媒介变革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书同文”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书同文”政策实施的影响。
9 . 草书始于汉初,在唐代达到极盛。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由此可见,草书
A.融合了其他字体优点B.与官方思想背道而驰
C.易于抒发出情感意境D.笔画分明、结构方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盛唐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看似无序无法,线条与结构的空间伸缩力好像自由多变,不受约束,实际上一招一式无不法度谨严、规矩方正”。这反映了当时书法
A.草书成为书写主流B.反映了政治清明的特征
C.深受理学思想影响D.彰显了盛唐法度与气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