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加强
C.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D.儒学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2 .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即有南朝的秀美,又有北朝的熊健,这一艺术特色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隋唐对外交流频繁B.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C.儒佛道三教归儒的趋势D.民族交融的发展
2023-12-22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据《晋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名字,以孝为字者甚众,较带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之”“道”“灵"僧"等远为普遍。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A.三教合流趋势日益明显B.民族交融使社会思想趋于集中
C.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D.正统观念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4 . 东晋时期,佛教争土宗慧远大师曾在庐山讲授《仪礼·丧服》。南朝梁武帝时,道士葛洪在《抱朴子 · 丧肠》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B.三教合流渐成趋势
C.佛道思想日益本土化D.儒家文化颇具影响
2022-12-18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
A.道教的发展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D.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6 . 魏晋时期中国本土的佛学者或用佛教术语比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概念,或援引中国固有文化的经典事例调和夷夏关系。如牟子《理惑论》,强调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佛教学者这些举措意在(     
A.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B.打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C.减轻佛学传播的阻力D.推动儒佛理论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相传谓为法曲;陈寅恪说:“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这反映出唐朝(  )
A.周边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封建化B.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C.燕乐舞蹈开始呈现民间化趋势D.胡声经过整理在唐朝广泛传播
2022-02-11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8 .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南朝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还宣扬说有一子在寺院出家,其家族十代人都会得到解救。这表明(       
A.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B.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C.儒家学说失去正统地位D.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
2022-07-15更新 | 4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名士援引《老子》《庄子》来阐释《周易》等儒经,并热衷于探讨“有无”命题,提出了“任自然”的口号。这体现出当时
A.儒家的正统地位逐渐丧失B.思想融合的趋势明显
C.形成冲破名教束缚的风尚D.道教思想的影响深远
2022-01-11更新 | 464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鲁迅说:“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诘经》,不但采作谈资,并且常常做一点注解。”上述言论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征是
A.呈现从神本走向人本的趋势B.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迹象
C.科学技术成就突出领先世界D.体现出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