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B.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圣”和“诗仙”
C.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数学成就的记载最为丰富
D.医学名著《千金方》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 . 南朝时,寺院经济膨胀,占有了许多依附农民,这些农民不在户籍。据《南史》记载:“道人(南朝对僧人的称谓)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这一现象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B.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使佛教成为正统宗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三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这一景象说明当时
A.经济交流消除了民族隔阂B.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
C.中国的商品得到西方青睐D.丝绸之路已全面畅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唐代战争时使用地雷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2018-12-26更新 | 17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