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飞洒活泼
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东晋时
C.③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2019-01-30更新 | 62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2019-01-30更新 | 162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广东卷)
4 . 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2018-06-01更新 | 2572次组卷 | 39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一曲《沂蒙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锈。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钟繇B.顾恺之C.王羲之D.柳公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A.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B.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
C.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求
D.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东晋时期,卫夫人(传为王羲之之师)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等作品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这说明当时
A.书法艺术离不开生活
B.楷书成为官方字体
C.字体演变是由圆到方
D.楷书艺术已经出现
2018-03-12更新 | 15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史书记载某书法家“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下列可能为其作品的是
A.
B.
C.
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