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属于
A.楷书B.行书C.隶书D.草书
2 .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某生在读书笔记中整理出下列要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大融合”
B.“佛教、道教兴盛:儒学面临挑战”
C.“三省制、均田制:隋唐制度的渊源”
D.“王羲之、顾恺之:北方文化兴盛的代表”
2020-02-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总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该是描述的书法字体
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B.纵情人性,奔放跃动
C.端庄严整,规范标准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如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据此判断
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
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
2020-01-09更新 | 3320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7 . 在书法创作上,唐人崇尚严谨法度,如颜真卿创作的《麻姑仙坛记》,既有儒家之严谨又不失道家率真自由之趣;大批士人出身的经生涌现,随即诞生了独具佛家色彩的书法艺术形式﹣﹣抄经体。这反映了唐代
A.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B.人才培育机制的健全
C.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8 . 一般认为,魏晋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东方艺术注重审美情趣B.书法书写文具的改进
C.士人群体队伍不断壮大D.汉字功能的发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下列书法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B.C.D.
10 . 唐朝李颀有诗赠书法家好友,称其:“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以下与该书法家创作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B.C.D.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