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2 . 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2018-06-01更新 | 2572次组卷 | 39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示为唐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他以楷书著称,其遒媚劲健的书体,虽稍带颜法,却自创一派,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是
A.张旭B.苏轼C.柳公权D.黄庭坚
4 . 魏晋书法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所谓“晋书如仙”,“晋书尚韵”。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A.书法艺术法度森严B.政局动荡民生维艰
C.士人心态超然空灵D.社会尚武文人落魄
2018-05-04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一曲《沂蒙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锈。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钟繇B.顾恺之C.王羲之D.柳公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A.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B.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
C.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求
D.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所示为唐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他以楷书最着,其遒媚劲健的书体,虽稍带颜法,却自创一派,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是:
A.张旭B.颜真卿C.柳公权D.黄庭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史书记载某书法家“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下列可能为其作品的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经济稳定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市民阶层兴起、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