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操父子……他们的诗文。反映了时代的动乱和动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他们诗文的风格,慷慨苍凉、意境深沉却又富有生气。”这一文学流派出现的背景是(     
A.曹操暂时统一全国B.焚书坑儒,思想禁锢
C.东汉末年社会动乱D.安史之乱,民生凋敝
2 . 文学艺术
文学
(1)魏晋南北朝文学:从_________开始,先后出现了以__________父子为代表的文学、东晋_________的田园诗、南朝__________、南北朝__________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朝诗歌:诗歌创作进入________。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_________________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________
书法
(1)书法在_________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2)________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3)东晋大书法家_________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________
(4)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___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_________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1)_________时期,成就斐然。________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_________为代表。他提出“__________”,所画人物栩栩如生,_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
(2)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__________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__________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__________被尊为“画圣”。
石窟艺术
(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_________广泛传播的影响。
(2)代表:山西大同的_________石窟、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甘肃__________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022-09-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迅速,盛况空前。史家人才辈出,私人撰史蔚然成风。《隋书·经籍志》中的史部著录史书800余部,13000多卷并分史书为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其绝大部分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外,家传、谱牒也大量涌现。 ……唐王朝建立后,借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专职史官制度和大臣监修制度,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史馆修史制度和宰相监修制度,基本上完成了史书编纂由私修向官修的过渡。自此以后,历朝“正史”和“国史”的纂修便被国家政府所垄断。

——摘编自雷震《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

丁鼎《略论魏晋南北朝史学对唐代史学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史学发展的有利条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承隋制,前期赋役上实行租庸调。为确保程庸调的顺利实施,政府规定每户编造手实,再根据手实编成户籍;按每户丁男、中男数均田、定赋役。手实、户籍、均田、租庸谓之间互为依据,便于监督管理,有效地组织赋役征调。天宝十四年开始的“安史之乱”是唐朝财政朝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征调不已,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两税法是针对以上诸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围、税负相对公平,当然更主要是满足中央政府的财力需求: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

——摘编自朱红琼《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

材料二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代赋税征收依据的变化。并阐释两税法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023-1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何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的特征,分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2023-08-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08·纲要上第0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文学
朝代代表
魏晋南北朝________(曹操父子)、________(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
唐朝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
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
________________,作品被誉为________(由盛转衰)
中唐________、《长恨歌》
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唐诗风格差异大的原因:(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①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主观认识)
②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23-07-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讲三国到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7 . 特定的文化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体现,结合所学试归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高峰的原因。
2023-04-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8 . 文学艺术
①文学: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田园诗(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
②书法:东晋“书圣”____《兰亭序》(特点:东汉书法成为一门艺术,魏晋时期各书体已经完备)
③文学艺术发展原因
A.____,促使士人群体精神觉醒
B.____的发展
C.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对之前科技文化成就的____
2022-08-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9 . 石窟艺术
(1)原因:魏晋至隋唐时期,____广泛传播。
(2)代表:山西大同____、河南洛阳____、甘肃____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022-08-19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之际,寺塔林立,僧尼广 布。仅京师洛阳就“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至孝静帝元善“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洛阳余寺四百二十一所。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韩愈《原道》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文学,必溯源于诗经三百首……是有政府收集而流行在贵族社会的……魏晋南朝的诗人,多半出身于门第新贵族中……唐代诗人之多、诗学之盛,可以说超前绝后。全唐诗九百卷,凡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以平民的作家,而歌唱着平民生活下至种种情调与境界。


中国艺术中最独特的而最重要的,厥为“书法”……一到唐代,南帖北碑渐渐合流,但南方的风格,到底占了优势。秦汉时期的绘画大体还以壁画和刻石为主,应用在宫殿庙宇坟墓……一到唐代,仙、释、人物画逐渐转而为山水、花鸟,壁画和石刻渐转为纸幅尺素,在人们日常起居的堂屋与书房中悬挂起来

——钱穆《中国古代文化史导论》

材料三: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纯(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特征,说明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推动唐朝文学艺术走向繁荣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代什么赋税制度,其作用是什么?
2021-11-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