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如表为几个常见字的不同字体对照表。对其认识最合理的是,汉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A.兼顾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B.得益于统一国家的政策激励
C.承载民族记忆和理想人格D.寄托了文人学士的个性追求
2023-10-10更新 | 16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对于颜体楷书,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海岳书评》中有这样一句评价:“颜真卿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下列关于楷书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B.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3 . 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
2022-06-09更新 | 11370次组卷 | 7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
2021-09-12更新 | 5107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行书作品《珊瑚帖》,此帖中的“珊瑚--枝”,笔划尤重,所画的珊瑚笔架更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体现了米芾“意足我自足,放笔--戏空”的创作理念。由此可知,米芾的书法创作
A.继承了王羲之行书风格B.开启了书画结合的先河
C.凸显了对“意趣”的追求D.蕴含了理学的求实精神
6 . 下图所示为唐代张旭作品《肚痛帖》:“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有学者研究认为它代表了张旭书法的最高水平。下列关于该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字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B.所用字体为草书,创始于汉初
C.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写意性D.是研究唐朝医学发展的有益资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A.小纂B.隶书C.楷书D.草书
2021-06-15更新 | 4248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日新班)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王羲之)乎!”并把书法列为科举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此后,王羲之的书法,逐渐取代钟(繇)书而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代书法
A.逐渐成为一门艺术B.呈现出一元化趋势
C.发展受社会环境影响D.难以超越前代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图)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这说明
A.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B.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
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D.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
2021-01-24更新 | 864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
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
2019-10-10更新 | 772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