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作者的自由个性与思想活跃反映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展示的“颜筋柳骨”,楷书书体皆各领风骚、自成一派、极具个性。这一书法现象(     
A.体现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
B.反映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
C.促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佛教传播渐趋本土化
D.有助于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
2023-02-19更新 | 1198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书法表演在唐代的流行,可从唐诗中得知。如“通神笔法得玄门,亲人长安谒至尊。莫怪出来多意气,草书曾悦圣明君。”“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据此可知(     
A.书法艺术取得了辉煌成果B.诗歌适应了市民阶层文化需要
C.书法符合官方的意识形态D.审美旨趣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
3 . 有人评价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相关作品时说:“气势不凡,延绵不绝,整幅作品一气呵成且富于变化,犹如绝去人间烟火,超然物外。”此人评价的“二王”相关作品的书法字体是(     
A.楷书B.草书C.隶书D.行书
2022-09-2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时人评论某位书法家的书法字体“援毫掣电,随手万变”,似“惊蛇走虺,骤雨狂风”,可说字字飞动。该书法家擅长的字体应该是
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书法风气日盛,上至帝王公卿,下至文人士夫,莫不以擅书为荣。从篆、隶、章草诸书体中衍生出真、行、今草等诸多书体,各种书体大体齐备。这一现象产生的前提是
A.九品中正制的推行B.儒佛道三教并行
C.造纸技术取得突破D.上层社会的示范
6 . 阅读下列两幅字帖(如图),它们反映出唐代
A.书法开始进入自觉阶段B.书法艺术取得了辉煌成果
C.草书最受士大夫的推崇D.行书和草书发展齐头并进
2022-02-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书法家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
A.反映了国家统一的恢弘气势B.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
C.讲究“蚕头燕尾”书写风格D.呈现出“得意忘形”特征
2022-01-10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8 . 宋代书法是魏晋、隋唐书风向元明清过渡的转折阶段,是书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唐人尚法,宋人尚艺,“文人书法”的传统在宋代正式从幕后跃出。“文人书法”
A.体现了“追求个性、注重法度”的文化特点
B.彰显了“重文轻武、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
C.凸显了“注重心境、有意无法”的艺术风格
D.反映了“批评现实、理学强化”的政治背景
2021-12-15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盛唐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看似无序无法,线条与结构的空间伸缩力好像自由多变,不受约束,实际上一招一式无不法度谨严、规矩方正”。这反映了当时书法
A.体现了政治清明的特征B.艺术造诣达到顶峰
C.彰显了盛唐法度与气势D.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进入了北碑南帖的时代。北朝的碑刻作品以北魏、东魏的最为著名表所示为魏碑的艺术特点。下列书体的发展受魏碑影响较大的是
结体上整体字形方正、用笔上,起笔、收笔、转折处了也多方正,给人以雄浑凝重的气势
以圆笔著称笔力,转折处全部显现圆润之势
变化比较丰富

A.篆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