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2 . 隋书法家智永从“二王”来,平正和美,唐虞世南承之;今河北正定龙兴寺的隋碑正书《龙藏寺碑》走秀朗劲挺一路,下启褚遂良等人;山东东阿县陈思王(曹植)墓旁的《曹子建庙碑》刻于593年,浑厚圆韧,开颜真卿一派先河。这表明隋代书法(     
A.偏离规矩严整的传统B.巧力兼至且富于变化
C.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D.开创了新的载体类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绢本《千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与这一描述风格最为相近的作品是(     
A.B.
C.D.
2023-03-15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唐代张旭所书《古诗四帖》。它所反映的书法形式(       
A.文字结构强调谨严整饬B.书写气象突出灵动写意
C.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D.技法以内敛含蓄著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作者的自由个性与思想活跃反映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展示的“颜筋柳骨”,楷书书体皆各领风骚、自成一派、极具个性。这一书法现象(     
A.体现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
B.反映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
C.促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佛教传播渐趋本土化
D.有助于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
2023-02-19更新 | 1195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唐太宗评价魏晋时期某位书法家的书体“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该书体点画之间的呼应贯通笔随势动,势到而笔到,为有形之连属牵带;势到而笔不到,则笔断而意连,具有含蓄蕴藉的风致。该书法家的代表作是(     
A.B.C.D.
2023-02-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朝时期,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下列作品与唐朝这股“信风”相关的是(     
A.B.
C.D.
2023-02-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当时进士及第不能直接做官,还要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楷法遒美”便是吏部选官标准之一,其参照对象即王羲之的书法。此后,王羲之的书法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朝书法(     
A.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B.受制度安排的影响
C.成为科举考试重要科目D.重视吸收南朝风格
2022-12-11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抽测二(12月)历史试题
9 .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10 .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下列作品属于这位书法家的是(     
A.B.
C.D.
2022-08-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