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投壶是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由于只取“射礼”中繁杂程序的一半,舍去了“武”的内涵,使投壶在战国时已在民间普遍流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投壶进一步娱乐化,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法,连妇女也参与其中。投壶的发展
A.得益于政治局势的稳定B.导致了尚武精神的消退
C.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D.冲击了传统的礼教规范
2021-12-30更新 | 404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雕印于960年前后的《大藏经》取笔意于颜真卿。就其中《金刚经》每个字的结体而言,方正、均衡、厚重,艳丽而不失庄重,姘美而不流于轻浮。这反映出该雕版印刷品
A.深受书法名家的青睐B.使佛教逐渐中国化
C.兼具文化与审美价值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021-12-30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魏晋以来,佛道思想流行。隋代王通开始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更是建立了儒家道统,宋代思想家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辨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收佛道的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环境变化助推儒学思想创新
B.程朱理学思想与心学观念合流
C.经济转型引发了主流思想的嬗变
D.儒家学者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朝有位著名诗人,其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其绝句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据此可知,这位诗人是
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一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朝时期,统治者推行宽松的宗教政策,思想多元化继续发展,从儒、佛、道三教并行到三教合的趋势更加突出。这说明当时
A.佛教开始本土化进程B.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盛行
C.儒学已丧失正统地位D.文化呈现开放与包容的特征
2021-12-02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盛唐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看似无序无法,线条与结构的空间伸缩力好像自由多变,不受约束,实际上一招一式无不法度谨严、规矩方正”。这反映了当时书法
A.体现了政治清明的特征B.艺术造诣达到顶峰
C.彰显了盛唐法度与气势D.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7 . 山水画发端于晋宋,但长期陷于停顿。因而,历史有言:吴道子(约680—759)“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这说明吴道子
A.推动了山水画的革新B.特别强调山水画意境
C.画笔突出盛唐的雄伟D.开创山水画艺术风格
8 . 唐代僧人编著《父母恩重经》,阐明佛教并非不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11世纪,许多佛教学者坚称,佛教与儒家的孝道观念并不矛盾,就尽孝而言佛教比儒家更胜一筹。这说明
A.佛教教义重视家庭伦理B.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
C.儒家思想对佛教的整合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9 . 刘沔神道碑是为纪念晚唐名将刘沔而立。碑文中字体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清秀挺拔,成熟稳重而不失个人风范,书法价值极高,为国家一级文物。;据此可知,刘沔神道碑文为
A.小篆B.行书C.楷书D.草书
10 . 唐政府在中央设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缘边之地设互市监、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唐朝时,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外国人供职。这说明
A.唐朝的对外交通异常发达B.唐政府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C.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增强D.唐朝重视对外国技术的引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