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2 . 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当时进士及第不能直接做官,还要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楷法遒美”便是吏部选官标准之一,其参照对象即王羲之的书法。此后,王羲之的书法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朝书法(     
A.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B.受制度安排的影响
C.成为科举考试重要科目D.重视吸收南朝风格
2022-12-11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抽测二(12月)历史试题
3 .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4 .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下列作品属于这位书法家的是(     
A.B.
C.D.
2022-08-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太宗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于是连乡村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的书贴。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艺术水平与时代影响的共同作用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6 . 观察怀素的《自叙帖》,该帖最突出的特征是(       
A.骨力遒劲B.规整规矩C.秀美雄健D.放纵纵情
2022-07-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在评析两晋作品《法华经残卷》时称:其书写横画尖头圆尾,笔法特点是顺锋起笔,顿按收笔;竖画多短促,起笔多按,有时回挑收笔;撇画一律方头锐尾,短撇厚重,长撇呈翻飞之态;捺画侧笔向下顿按作肥笔状而不出锋。该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A.楷书B.行书C.金文D.草书
8 . 魏晋时期,书法由自发走向自觉。涌现出一大批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他们大多出身名门世家。这表明当时(     
A.社会安定促进文化发展B.书法艺术开始广泛传播
C.政治地位影响艺术发展D.世家大族垄断书法创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了某种书写字体的起源:“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成,官狱职务繁,初为……,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种字体,改变了之前古。汉字以曲线构形的特征,将圆润的线条改为方折对称的笔画,使汉字摆脱“描绘”而成为符号的书写。该字体是(     
A.小篆B.行书C.隶书D.楷书
10 . 唐朝,书法成为人们入仕当官的条件之一,“凡择人之法有四……三曰书,楷法遒美……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下列书法作品能体现唐代“楷法遒美”评判标准的是(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