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从原始形态到文明的演进,一直在被动与自觉地应对因自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2022年,我们亲历了气象观测史上最热的夏天。截至819日,这场旷日持久的高温在我国已持续了68天,西北、青藏、西南等地的高温都达到历史极端水平,堪称史无前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国气候变迁和历史发展”为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11-05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是部分唐诗的摘录,从表中内容可推断出
诗人诗句出处
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秋浦歌》
罗隐“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绣》
白居易“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
颜仁郁“半夜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农家》

A.诗歌成为唐代文学主流B.浪漫主义主导诗歌创作
C.诗歌创作源于劳动生活D.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3 . 如表为唐代水利工程建设统计表。这表明
道名关内京畿河东河北淮南山南东山南西江南东江南西
前期22.5155771.541
后期24331127101

A.政府主导水利建设B.区域经济相对均衡
C.江南地区得到发展D.水利工程质量提高
2022-01-21更新 | 668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为唐代某一时期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唐代这一时期
A.两税法的实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B.政府和农民关系总体处于良性互动状态
C.均田制下农村地区土地兼并严重D.农民家庭经济的平均剩余率在 10%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白居易曾就“得州府贡士,或市井之子孙,为省司所诘。申称群萃之秀出者乎,不合限以常科”的事实,拟作了如下判词:“惟贤是求,何贱之有?况士之秀者,而人其舍诸?惟彼郡贡,或称市籍,非我族类,则嫌杂以萧兰,举尔所知,安得弃其翘楚?诚其恶于稗败,谅难舍其茂异。”这表明了
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B.白居易认为科举制下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机会中举
C.白居易为工商类子弟能参加唐代科举而辩解
D.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副实
6 . 某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融合十分感兴趣,经过自主学习,他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开始
B.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实际上就是少数民族汉化
C.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新活力
D.胡人君主支持是这一时期民族大融合实现的主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绪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抵言》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8 . 淳化四年(993年),宋太京与大臣讨论到开疆拓土的议题,节臣吕蒙正以隋唐为例,指出隋唐两朝数十年间,四伐辽东,人不堪命,认为“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苏轼在为皇帝经筵讲读中,强调“讲读之官,谈王而不谈霸,言义而不言利”。 《资治通鉴》批判汉武帝时期的内外举措“穷者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 ……这些反映出宋朝施政与制度建设的突出特征是(       )
A.以儒家的纲常有序、仁政及重义轻利等正统理念为指导
B.注重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和国内秩序的稳定
C.实现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发展道路
D.善于总结汲取以往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
2016-11-29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核心素养卷-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