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政赋税,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政赋税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2018-01-03更新 | 319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与此想法直接相关是
A.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B.在地方设节度使
C.设三司管理财政
D.派文臣任知州
5 . 范镇上奏曰:“……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D.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6 . 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指该地厢军,“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
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D.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7 .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2017-10-19更新 | 476次组卷 | 46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
2017-10-06更新 | 364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北宋对地方财政的管理措施,其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物质基础
C.有利于避免地方官吏贪污、腐败D.使北宋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10 . 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
A.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
B.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
C.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