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整顿官僚机构B.加强中央集权C.对抗金兵南下D.实现富国强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据史料记载,通过王安石变法,各地兴修的较大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三十多万顷,北宋府库储存的钱物可供政府二十年的财政支出。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A.缓解了财政困境B.损害了权贵利益C.减轻了百姓负担D.实现了富国强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宋中期,王安石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他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接受军事训练。这一措施(   )
A.带有“兵农合一”的色彩B.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
C.扩大了禁军的兵员储备D.平衡了农户的赋役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王安石变法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2023-08-15更新 | 17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0-2011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
2023-03-13更新 | 40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的“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的这些措施(     
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稳定了灾区的社会秩序
C.兼顾了赈济与发展生产D.意在构建政府救灾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不仅是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充满曲折。改革家不但要有远见卓识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必胜的坚定信心。下列说法体现该精神的是(     
A.法古无过,循礼无邪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匈奴未灭,何以家为D.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2022-02-21更新 | 54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改革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即使与治平时相比也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A.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使北宋彻底摆脱了财政危机
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解决了北宋存在的内部危机
2021-12-10更新 | 45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出了一整套培养公职人员的办法,努力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首先,他针对学校教育空疏腐败的现实,提出以“尚实用”为原则来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则包括德性的养成及处理具体政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显然是培养政治精英或国家治理者。王安石建议,在进士考试中,取消诗赋、贴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在人才的任用上,他再次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传统观点,认为应以个人德才的高低为依据,在社会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公共治理功能。他积极推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以遏制腐败。他还提出利用礼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保障。两者结合既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托古改制”,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礼、 乐、刑、政的使用保证国家治理结构有序运行的创新尝试。

——摘编自宋丙涛、张庭《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