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8 道试题
1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选用地方官吏的做法:“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污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的做法(     
A.纵容官员腐败乱纪B.凸显崇文抑武方针
C.注重权力制约平衡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 . 赵普认为:“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为此,宋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④州一级增设通判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 . 今中书省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这种情况突出的反映了宋代(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C.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D.中央实行分权制度
4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了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A.派文臣任知州B.设置宣政院C.派三司使出任地方D.设置参知政事
5 .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通判,州各一人,与长史均理州府之政,无不统治。藩府或置两员,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兼知州者。”又云:“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二。”这种政治制度革新中通判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开始建立官僚政治体制B.革除郡县制的弊端
C.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D.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6 . 宋朝初期,转运使专门掌管各地财赋的转运。至977年,宋太宗尽除节度使所辖支郡,“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转运使职能的扩大(     
A.提升了行政效能B.埋下了割据隐患
C.调整了决策方式D.加强了中央集权
7 . 宋立国以来,一到灾年就大量到地方上招收灾民进入军队,致军中老弱病多。有时也抓一些罪犯、地痞流氓来补充兵源。这说明当时(     
A.编练禁军减弱地方军力B.军队规模小制约战斗力
C.通过募兵维护社会稳定D.官府主导社会保障事业
8 .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设御史中丞B.文官任知州C.设参知政事D.施行征兵制
9 . 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     
A.与三司使三权分立B.大大削弱了相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D.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10 . 宋高宗曾下诏“将诸州所收经制钱专委通判”。后来,由于通判不能很好地管理经总制钱,朝廷又下诏由知州、通判同掌。1146年,朝廷又下令“专委通判拘收”。这些举措(     
A.健全了地方行政管理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调整了中央行政机构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