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表格反映了
提出“三不足”思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措施青苗法——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官府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保甲法——官府希望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庆历新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出处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3 . 下表所示是不同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更为全面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2021-12-1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下表——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评价
司马光(宋)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才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致于今
梁启超(清末)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费正清(美国)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代表一种务实进取的儒学
A.时代变迁关注点不同B.中国人评价更准确
C.后人的评价较为全面D.外国人评价不客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表,宋朝相关史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宋朝相关史事的因果关系
选项原因结果
吸取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的教训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设枢密院管军政,三司管财政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王安石变法试图富国强兵
政府按职业登记户籍,“诸色户计”主户、客户管理制度形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神宗即位时北宋的财政状况。据此可知
A.庞大军费支出是北宋灭亡的最主要原因B.北宋屈辱外交丧失国家主权
C.王安石变法未能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经济困难
7 . 据下表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表: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

人物评价
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才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致于今
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费正清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代表一种务实进取的儒学
A.不同时代评价相同历史人物的关注点不同B.同时代人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的评价较为全面D.外国人评价不客观
8 .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12677万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13186万

A.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B.“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C.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2020-08-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