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辽圣宗于1007年营建中京大定府。宋朝使节路振在《乘轺录》中记载辽中京“幅员三十里”,王曾则记述该城方圆“四里许”。1956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对辽中京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结果证明该城周长约一万五千米。这说明(     
A.实物史料价值低于文献史料B.文献史料难以还原历史的真相
C.考古发现可以验证文献史料D.记录者的立场影响历史的记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D.宋朝的枢密院制度
2024-02-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列是关于辽、金、西夏官制的史料,据此可知,辽、金与西夏(     
政权制度建设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天辅七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日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
A.中央机构都有本民族和汉族官称B.社会上出现华夷同风的价值取向
C.制度建设显示出民族发展的差异D.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对待
4 .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B.《岳飞抗金》历史剧
C.《资治通鉴》译注本D.平定准噶尔的传说故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武溪集·契丹官仪》中记载,“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B.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
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D.明清时期的奏折制度
2023-03-27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代,一此内迁的党项人被授以“闲田”,他们开始学习农耕。西夏建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据汉文史料记载,宋代党项人已是“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夏全面模仿两宋制度B.西夏农耕经济取代了游牧经济
C.唐宋经济重心转向西北D.少数民族对西北边疆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据史籍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该史料描绘的官制属于
A.辽B.西夏C.金D.元
8 . 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
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2021-02-10更新 | 664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