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期,汉武帝先后三次发动了征讨匈奴的战争。公元前121年,汉军在河西之战大获全胜,将匈奴赶出了河西走廊,汉武帝遂将长城向西延……在汉长城的护卫下,敦煌以及河西全境免于匈奴和羌人的侵扰。沿着疏勒河一路向西的汉长城既是汉朝经营和开拓西城的前哨,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保障线。

——摘编自秦川、安秋《汉长城:丝绸之路的钢铁臂膀》

材料二   元朝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朝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漠北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这一地区没有州、县建置,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就。……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士官任职,可世袭。第一任行省长官在云南“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子庙……由是文风稍兴”。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巩固边疆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边疆治理措施的积极影响。
2 . 下图为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与返回路线示意图。与之相关的史实有(     

①大航海时代已开启                                ②元朝地方治理利于交流
③西学东渐拉开序幕                                ④人工水道开通便利归程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3 . 自秦汉以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作为国家元首制度;二是建立……制度,成立了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制度作为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别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窖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成兵布置、调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这一制度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元代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022-12-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明太祖在①处废丞相,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B.武则天在②处首创殿试,科举制得到了继承和完善。
C.元朝③处归中书省管理,地方行政制度也进行了重大变革。
D.汉武帝在④处颁布推恩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
2021-01-14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E区域的机构是(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7页

A.中书省B.尚书省C.宣政院D.三司
2023-12-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时,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是宗族统治的鼎盛时期,宗族体系十分发达,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大家庭,通过分封制的形式建立起来,以宗法制作为维系的纽带。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诸侯国是由天子分封的,卿大夫的采邑则是由诸侯分封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天然的血缘联系和政治婚姻关系,既是亲戚又是君臣,自然就形成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表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不久行中书省便成为固定行政区。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又有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分管省内各种事务。丞相、平章大多由蒙古亲王记当,权力极大,除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吏以外,有权自选官吏。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摘自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元朝地方体制较之西周的不同。
2023-10-0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等,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2018-10-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