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捺钵”意为辽帝的行营。辽帝在一年之中都要从事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活动,即“春水”“秋山”“坐冬”“纳凉”,形成了“四时捺钵”体制。捺钵时,皇帝都会在营地召集北方各少数民族酋长,处理政事捺钵成为整个辽朝的政治中心。辽朝实行“四时捺钵”的主要目的是(     
A.传承契丹族尚武精神B.强化对地方的监督管理
C.扩大游牧文明的范围D.增强各部族的政治认同
2 . 嘉祐七年(1062年)四月,夏国主谅祚上表求太宗御制诗草、隶书石本,欲建书阁宝藏之……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及本朝正至朝贺仪。诏赐九经,还其马,次年四月"以国子监所印九经及正义、孟子、医书赐夏国,从所乞也。这一事件(     
A.加速了西夏民族文字的创制B.开启了西夏封建化历程
C.促使北宋加强对西夏的统治D.促进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A.各民族间生活习俗趋同B.区域间的经济交流频繁
C.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D.中原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2023-01-01更新 | 271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粮食增产C.文化认同D.政权并立
2022-11-2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口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
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6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079次组卷 | 48卷引用: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是辽代部分皇帝的谥号。据此可知辽
谥号谥号
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辽景宋孝成康靖帝
辽太宗米武皇文帝辽圣宗文武大孝宜帝
辽世宗尔和正宪帝辽兴宗神圣毕章皇帝
辽穆宗孝安敬正帝辽道宗仁圣大孝文帝
A.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减弱B.区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C.深受汉族传统伦理影响D.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我们”是指
A.辽B.西夏C.金D.吐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这是一个在草的世界中导入禾的系统的创举。北面官负责管理草原游牧地区的部落事务,而南面官主要仿制唐朝制度设立,负责处理定居人口特别是汉族人的事务。这一创举出现于
A.宋B.辽C.元D.明
2021-07-19更新 | 420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宋朝的余靖在《武溪集》中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材料反映了哪一制度
A.北宋的二府三司制B.辽朝的南、北面官制
C.金的猛安谋克制D.元朝的中书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