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A.保护自然环境B.方便信息传递C.加强中央集权D.开发江南地区
2023-12-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九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代,河南江北、湖广两行省的首府设在本行省偏北,距元大都较近交通线上的汴梁路和武昌路。江西、江浙两行省首府的设置也类似。上述行省首府的设置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实现中书省的直辖
C.促进民族交流交融D.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根据两个原则划分的:一是山川形便,另一个是犬牙交错。有一个朝代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上述材料所指的是(     
A.元朝行省制度B.西汉郡国并行制
C.西周分封制度D.唐末的藩镇割据
2023-12-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A.以行省制度管理所辖疆域B.边疆治理尊重民族习俗
C.国家治理呈现出多元特点D.吸取前朝国家治理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史记秦本纪》中日:“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一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材料三   元代行省辖区辽阔,权力颇重。行省高级官员多是蒙古、色目与汉人交参任用,并使用圆署会议制,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位官员共同商议,“事从公议”。行省的军权由丞相、平章掌握,而财权则另有专官Q专官各司其职,甚至“出入不复关闻”长官。行省治下的路,府、州、县官员的任用、迁调、考课由吏部和枢密院负责。元代又置江南、陕西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廉访使,对行省官员有弹劾、按问之权。在行省区划上,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使各行省无险可守且北向门户洞开。时人曾评论说:“方伯(行省)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摘编自朱寒冬《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特点发微——读〈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不敢专决大政”的原因。
2023-1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朝时,各行省重大事务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作出决定,但地方也可对处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自行裁量,并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由此可知,行省制(     
A.促进了区域平衡发展B.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C.避免了地方据险割据D.阻碍了区域之间经济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史实结论
A辽创立南北面官制度这一制度造成国家南北分裂局面
B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西夏与北宋关系最为融洽
C金实行“猛安谋克”制度金沿袭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
D元朝实施行省制度元地方政府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A.AB.BC.CD.D
2023-11-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规定地方长官由文官出任。地方行政架构为路—州—县三级制,其中,路一级不设最高长官,而是分设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提刑使(负责司法),安抚使(负责军事)等。地方财赋除少数外,大部分要转运中央。地方厢军中强壮者升入禁军,弱小者留厢军。

——摘编自曾凡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材料二 忽必烈建元朝后,为了适应攻取南宋,中书省宰相被派往各地处理临时军政事务的形式频繁出现,并逐渐发展为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行中书省。元代行省掌军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粮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并在财政的上供和留用上实施三七分成的政策,但事无巨细,皆需咨文申禀中书省。元代行省实行的是种族交参和群官圆署制,即官员由是蒙古、色目、汉人交参任用,在决策上需集体参与,并以押署的形式定议。行省下的地方官员需要定期接受朝廷的考核,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的疆域划分上打破传统,重新整合,如:将四川汉中划入陕西行省管辖范围内,湖广行省管辖岭南、广西等区域。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行省制度之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的其特点。综上所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磨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反映出元朝的边疆管理(       
A.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B.继承前朝的传统
C.控制地方财权的目的D.因俗而治的特点
10 . 牌符是证明其持有者身份的官方信物,如图中的“秀麻八思巴字金虎符”发现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秀麻乡,是一个极其稀有的高规格牌符。该文物可以用来证实(     
   
A.元朝对藏族地区实行有效军政管理B.宋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
C.唐太宗促进了汉藏友好关系的发展D.清朝对青海地区实施了有效管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